談天賦「美感」
長期觀察和體會,我一直覺得所謂「美感」或「審美觀」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,只有敏感度強弱之分,不會有「有」、「無」之別,這種潛藏的本能只在於有沒有去發掘而已。雖然有許多前輩、先進覺得美感可以經由培養或教育來建立,不過我寧願比較相信所謂的「培養」或「教育」應該只是去發掘和激發人內在對「美」感受的能力,而不是去教導他一套「美」的原則或標準。「美感」大部份是個人主觀的意念,再加上世俗環境的一些影響,不過雖然主觀,但也大致有個普世公認的模糊準繩在那裡。
看一件文物,它的價值有時在它的「歷史性」、「稀有性」、「創作者」,乃至「技巧困難度」、「完成的時間長度」等各種因素,但是否真的達到普世大多數人認知的「美感」就很難說了。曾經有一位國內知名的古文物收藏家,拿了一件商周時期,已經長滿銅綠的「爵」,在電視媒體上,細述那件文物之美,甚至幻想陶醉於古人用那個「爵」來飲酒的情境。在我而言,我會心儀古人在三千多年前制作銅器的工藝技術就如此精良,至於那滿佈銅綠的文物,「歷史性」的價值毋庸置疑,至於「美感」,在我的「審美」本能,實在無從體會。
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那些接受所謂「現代文明」愈少的族群,像非洲或大洋洲一些土著,在慶典時他們常都是袒胸露體,如有一些織品遮掩,或戴頭飾,也是大紅大綠等一些強烈的顏色,這是他們心目中,幾乎沒有被「外來文明」汙染過的「美感」;相對我們一些所謂「文明人」,上流社會的白領階級,在職場或儀典社交場合,男士絕大部份西裝非黑即藍或白,女士也是顏色單調、花紋簡潔的禮服套裝,不如此,不但失禮,更不足以襯託其優雅、高尚的社經地位。兩者的「審美觀」為何有這樣的落差?是「文明進化」的結果?是從小「教育和環境」所導致對「美」的認知改變?
一個人正常的本能,對一件能放入博物館或美術館的藝術品,如一幅畫、一件雕塑品乃至一件陶藝,應該常常可以駐足觀賞三、五分鐘以上,感受那一筆一畫、一刀一痕、一捏一柔的痕跡,甚至看那些痕跡,內心會感到悸動,這種對作品「美」的體認,如果只是走馬看花是無法理解的。
政府最近也一直希望台灣產業要加強創新能力,走向「科技人文」、「服務加值」、「品牌建立」、「永續經營」的方向,其實單就「科技人文」就是一條不容易走的路,這不是把一些科技研發人才施以短期的人文精神教育,就可立竿見影。人文素養的建立,即使來不及從小培養,也必須先發掘潛能、興趣,加上長時間的浸淫默化自然形成,才能融入科技創新的工作中。蘋果的賈伯斯,從來就不是一個科技技術人員,第一部蘋果電腦也是他的夥伴渥茲尼克做出來的,不過賈伯斯卻是一個能完美結合科技和人文的人,他在印度學靜坐、冥想,他去學東方的書法和美術字,加上「簡約、唯美主義」的人格特質,結合蘋果的產品技術,開啟了人類3C產品的新視野。
「美感」與「審美觀」都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,我們的美學教育,應該多去啟發引導每個人發掘這項本能,不要給予太多的框架,不用告訴美的標準是什麼,太多後天人們賦加的「審美觀」,只會限制和扭曲人天生自然的「美感」,而且讓有心人趁機炒作特定的藝術作品。美學教育愈早開始愈好,在歐洲許多國家,小學生每週都會固定一天或半天安排到博物館參觀上課,把「美」的元素融入往後一輩子的生活中,能夠如此,何愁不會成就一個有品味的、有人文素養的社會。
王炘盛2013/05/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