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6月19日 星期三

「人老體衰」與「床頭金盡」

「人老體衰」與「床頭金盡」
—老年問題側繪之ㄧ—
人的出生是個偶然,死亡是必然;從出生的那刻起,就一步一步走向最後死亡的終點。年幼和年輕時,除非在病床上,否則很少會想到死亡的問題,可是當年齡漸長,開始面對老、病的時候,就會偶而乃至經常想到「死」所相關的許多事情。
其實大部份的人都怕「老」甚於怕「死」,尤其青壯年時,事業愈成功,社經地位愈高者,最害怕老病時,祈憐後生晚輩同情照護的光景。不久前過世的樞機主教單國璽,不僅是令人景仰的宗教家,人格和品德更是大眾的典範,猶為自己生病,排泄失禁造成他人麻煩所困窘,更何況如果是長期臥病的一般人,如果有知,常常不知如何自處。雖然現在一般中上家庭,多以僱用外勞,代替子女親侍湯藥及清潔護理,不過前題常須受照護者,有經濟能力足以支應全部或至少大部份的費用;要單靠子女長期負擔,一般家庭會是難以承受之重。
「人老體衰」是每個人幾乎難以避免,而且無法完全掌控,所能做的只能延緩發生的時候,或是縮短持續的期程。人的體質至少有百分六十來自基因遺傳,但仍有近百分之四十可以靠後天加以調整改善;多注意身體健康和加強體魄,多少能讓一些遺傳宿疾避免或減少發生機會。現在國人飲食方面早就沒有營養不足的問題,但運動風氣和習慣比之歐美國家仍嫌不足;運動除了場地等硬體設施外,最重要還是要本身真的喜歡;為身體健康而運動,固然是動機之一,但要有興趣才能持久,乃至變成不可不然的習慣。這固有賴於政府、學校的提倡和導引,但父母的身教,更是子女自小培養運動嗜好最好的方法。
人老了,除「年老體衰」的問題外,另外一個比較功利,人們常避而不談,但事實卻經常發生的,就是老人經濟方面的問題。這個問題不只發生在藍領階級的家庭,中上的白領家庭也屢見不鮮。人老了,最好仍然要保有獨立的經濟基礎,而且要能確保可以供應到自己撒手人寰。子女孝順、奉養值得欣慰;但也要體諒他們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時候;更不要說那些因為人父母教育失敗所致的不孝子女。看到媒體報導那些子女為區區一點錢財而弒父殺母的事,那些父母對錢財的觀念,不管身教或言教難道沒有失職之處嗎?
65歲以上老人的比例超過14%的「老人化國家」,「養兒防老」已經變成不是社會價值的主流意識;不管是「機構照護」或「社區照護」,或家庭「自力照護」,除國家補助外,或多或少仍要有一部分自付的經濟能力,身為當事人的老人,當然也不能完全置身度外。老病之人,能盡量不拖累親人、子女或晚輩,才比較能活得出尊嚴。曾經看過一個事業成功的長輩,中風纏綿病塌,子女們為了財產分配爭執,他不能言語,只是淚流不止。經濟無虞之人,尚且如此不堪,更別說那些「床頭金盡」的老病之人。
「人老體衰」有時比較難以自主,但避免「床頭金盡」應該比較可以自主管理。人老切忌不甘寂寞,有位在金融機構工作三十餘年的老友,退休後覺得自己還可有一番作為,把上千萬的退休金全投到東海岸購地套牢,落得現在每日哀聲嘆氣,悔不當初。其實生活可以很簡單,尤其人老的時候,沒有車開了,可以多走路,應酬少了,一餐一個饅頭也可打發;多了時間,可以看看以前一直想看卻沒時間看的書,去一直想去卻沒時間去的地方;慾望少了,煩惱也少,最重要花費也少了,經濟負擔輕了,自然不會走到「床頭金盡」的地步。
太陽照到富人身上,也照到窮人身上;「老」、「病」、「死」,窮人要面對,富人也要面對,人要活得快樂,活得有尊嚴,不用高深的學問或哲理,更無須龐大的財富,只要好好活出自己,少拖累別人,少成為別人的負擔,行有餘力,多助人,多奉獻人群,也就不枉此生了。

2013/05/27 王炘盛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