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創產業中介平台的迷思
威尼斯開幕的第三屆當代藝術玻璃展,藝術家蔡國強創作了一些模特兒套上玻璃製的自殺爆炸背心,在場外穿梭,訴求危險無處不在,反諷自911後,人們日常生活一系列以安全為考量的變化,但危險依然無所不在。前陣子過世的旅法畫家趙無極,和另一位也是旅法的朱德群先生的抽象畫,在拍賣場上價格動輒8位數、9位數,但他們的畫,到底有多少買家能正確解讀?畢卡索、達利的畫都曾來台灣展覽,不經導覽,也很少人能知道他們要表達什麼?台北幾當代藝術館的展覽,我個人眼拙,常十之八、九看不懂那些藝術家的作品,不但內容抽象,媒材千奇百怪,標題更是不知所云。
前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漢寶德先生曾在他「談美感」的書中提到:自二十世紀七零年代以來,藝術已與美分家了。的確如此,現在的藝術,大多是藝術家們透過各種媒材,甚至情境,訴說他們內心的意念,或感觸,早已不像傳統藝術,和美的映像互為表裡,容易被普羅大眾所接受。
我們無法否認畢卡索、達利、馬諦斯,乃至趙無極、朱德群這些大師,在藝術上的成就與地位;但能收藏得起、看得懂這些作品,畢竟少數。在文創產業的領域裡,這些大師,只能是個指標;無法量產,無法普及化。文創產業裡的作品產出,不但希望能有藝術氛圍,且能結合美感,走入群眾,融入生活;有專業,但又不能曲高和寡,如此才能量化,形成產業鏈,創造出產值。而這種型式很適合許多未具高知名度的藝術或創意工作者;這些人大都是基於興趣和熱情,一頭栽入,一廂情願的創作;等累積不少產出後,才思考要如何介紹給群眾,如何行銷。
協助輔導文創作者和串連消費的組織,這許多年來,以各種型式陸陸續續產生;有官方的機構,有公私立的基金會,它們主要扮演財務補助支援的角色,當然也有少數擔任創意內容提供角色,像故宮博物院;另外還有一些姑且稱為「文化創意產業展演平台」,這個角色扮演者,則幾乎都是一群文創工作的愛好者,以一己或數人之力,經營一些可以讓創作者展示介紹作品的舞台或展場,這些媒介場所有許多甚至小到以一家咖啡館的型式存在,文宣因陋就簡,有限量的發行。這些經營管理者中,幸運的,獲主管機關或基金會固定補助,有的則向基金會提報計畫取得經費,有的則是靠經營副業或販賣展售文創作品的收益維持。財務壓力是一大挑戰,另外不定期參展者的素質也是一大問題,展出者有的成熟度不夠,專業不足,當然也有才華橫溢,但缺乏迎合市場需求的靈巧;在在都使這些展演平台的維繫困難重重。而這也是要推動文創產業的主管單位,除了經費補助外,要積極去處理的。這些「文化創意產業展演平台」運作方式多元,成效不一,主管單位首先要做的,應是如何以有系統但又不能過度涉入內部運作方式,予以各展演平台適切分類、分級,讓不同品項的文創工作者能找到最適切的展演場所。第二是考慮以外聘專業人員方式,輔導培養各體系文創人才,而不是任其自行摸索,甚或實施類似工藝研究所推行的「工藝之家」認證方式,使展演平台與文創工作者合作時,有比較客觀的認知標準。最後就是對各展演平台,建立一套公平有效的評核機制,定期予以適度獎勵,並做為經費補助參考。
文創產業所需要的軟實力遠超過其他產業,所以主管單位推動所需耗費的心力和作為,需要更細膩、更周全。雖不像科技產業可以直接影響國家的總體經濟;但文創產業除了產值外,對世道人心、國民品格的影響,是長久而深遠的,一個懂得美、懂得品味的民族,它的快樂指數絕對不會低的。
2013/07/23王炘盛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