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

與問題共存


與問題共存
耶路撒冷同時是基督教、回教、猶太教三種宗教的聖地,不同種族,不同宗教的人分居在同一城市裡不同區域,常有不大不小的衝突,該市現在由以色列政府實質控制。李遠哲先生曾談到他去訪問時,耶路撒冷市長見面,問他如何解決耶路撒冷族群衝突的問題。耶路撒冷市長說:「你們科學家最糟糕的地方,是老想來解決問題。但我們這個問題已經存在千年了,我們只想怎麼去接受這個問題,與其共存!」 李遠哲先生對此段訪問事後解讀是:「科學家與政治人物其實是兩種很不同的專業,科學家只想尋求真理,尋找某件事的正確處理方法,但政治人物尋求的是妥協,怎麼平衡利益衝突。」
 事實的認知當然以李先生所說的最精準。但也可試著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段對話;就是這其實跟科學家或政治家沒什麼關係,而是在於人對問題處理的態度。歷來我們常說「問題已解決!」,但是,真的解決問題了嗎?還是只是暫時的在某種條件下,壓制住問題不讓它發生,等這些條件不復存在時,問題就又出現了。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,其實也是某種和問題共存的方式。
抱著和問題共存的心態面對問題,有時反而是更務實的處理問題的方法。不過回歸本質來看,所謂「問題」,只是一種相對的概念;當事情的發展或結果,不是我們所預期的,或違背普世大眾認知的標準時,我們就會認為它出了「問題」。世間任何事情其實都沒有標準答案,更不可能是「非黑即白」的二分法;既然沒有標準答案,何來「是非對錯」,沒有「是非對錯」,又何來有「問題」產生?沒有「問題」,又何來解決「問題」?換言之,與「問題」共存還不如說與既存的某種「現象」共存。
人沒有解決的問題實在太多太多了,像是最切身的「生」、「老」、「病」、「死」的問題,何嘗真正的解決過?再者科技愈發達,人類愈覺得對整個宇宙的瞭解,僅是皮毛;人要在地球上生存,繁衍後代,無可避免的,會對這個地球製造許多「必要之惡」的現象,這些現象在許多人眼裡也許是所謂的「問題」,而且是非要解決處理的「問題」,尤其今天世界人口已暴增到七十億;以往的生存空間早已不敷人類的需求,無可必免人要向大自然爭地,要排擠其它物種的生存領域,乃至人與人間,國與國間要為爭奪資源交相攻伐。就像解決地球「暖化」,要減少排放二氧化碳,國際間搞個所謂「京都議定書」,但還是有的國家遵守,有的國家不遵守。其實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會有「排碳」的問題,人只要呼吸就會排碳,更何況要吃肉、開車、…等為生存而有的活動;無論科學如何發展,這些都是無法徹底解決的,不能消滅問題,我們只能選擇如何與它共存。例如,我們不能不排放二氧化碳,但我們可以儘量少砍樹,多造林,消化掉一些二氧化碳,想辦法和排碳的問題找出妥協共存之道。
「人定勝天」這是人類科技剛萌芽時,所講的最無知的大話,現在已經慢慢修正為如何和大自然「和平共存」。人不只要謙卑的和大自然和平共存,人與人之間,國與國之間,族群與族群之間,宗教與宗教之間,都要學會如何共存;不要一直想著以戰勝對方來解決問題;要知道天地之間,正向和負向的力量是相伴而來的;一時的「解決問題」,只是埋下以後動盪不安的種子,就像我們過去持續貪婪的汲取環境資源,最後都換來大自然更無情反撲的浩劫。
不管是「問題」還是「現象」,以「解決」或「消除」的心態,往往反而引起後續更多、更複雜的 「問題」,學著先承認「問題」的存在,進而瞭解如何與「問題」妥協共存,或許才是真正能夠處理問題的態度。
2012/09/03 王炘盛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