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

老有所終


老有所終
醫學研究已經証明,即使把所有可能致人於死的疾病都消滅,也沒有辦法解決人類因身體老化而死亡的結果,人的細胞隨時在死亡,但也不斷的在分裂產生新細胞,不過分裂的次數有它的極限,當新細胞產生的速度不及細胞死亡時,人的身體和器官就開始老化;隨著年歲的增長,日益惡化,人的肉體和體能也就日漸衰弱,記憶和腦力也會漸漸退化;最後縱使沒有疾病,也會因老化導致各種器官衰竭而走到生命終點。
人往往怕「老」甚於害怕「死亡」,「死」是必然的,但死後究竟是怎樣的情境,沒有人有過經驗,當然更沒有辦法傳承,因此不同宗教提供了不同的解讀。相對「老」所面對的問題和景象,則從自己周遭的親人、朋友、社會上的弱勢族群間,俯拾皆是,歷歷在目,尤其「老」再加上「貧」與「病」,更是上了年紀的人,最可怕的夢魘。
台灣從1993年起,即步入聯合國衛生組織所定義的「高齡化社會」(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7%以上),且預估到2018年將步入所謂「高齡社會」 (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14%以上);另一方面,我們的出生率在逐年下降,2011年已低於8.5%,居世界兩百多個國家倒數10名內,每年新生嬰兒早已低於20萬。而我們的青年,薪資水準卻同時倒退14年,大學畢業能有個月薪22K的工作已算幸運;所以現在50歲以上的中壯階級,當自己65歲退休時,除了寄望勞保年金不要倒閉外,還要期待下一代每個青壯勞動人口,有能力擔負起被撫養的人數日益增多的事實。
其實人口老化衍生的許多社會問題,應該不僅止於現在吵得沸沸揚揚的各項軍、公教、勞保的問題,這些保險年金僅是高齡化社會問題的一環,人口老化帶來的問題,「錢」當然是核心之一,不過其它許多相關制度的建立也絲毫不可偏廢。例如()老人健康與安全體系;()老人就業與人力資源運用;()老人食衣住行日常生活照護;()老人社會活動的參與;()老人經驗傳承與再教育系統;…等。這些工作或多或少政府或一些民間團體已逐步在推動,只是令人擔心的是,有沒有辦法因應台灣社會人口老化的速度。歐美國家從「高齡化社會」進入「高齡社會」,至少都經過四、五十年以上,而台灣大概只有25年的時間就要面臨這個人口結構的重大改變;許多相對的配合措施,像鼓勵生育、廣建安養機構、社區照護制度、老人保健體系、…等,都須事先規劃,長期投入資源,逐步建置,以政府現在有的財政狀況,能否顧及,令人憂心。
「死」是每個人生命必然的結果,「老」則是大多數人會面對的,台灣在老人照護上,初階的機構收養,還沒普及,就因為高齡人口快速增加,直接進入機構與在地(社區)照護並行階段,使整個高齡照護體系資源分配更形複雜;在這種未臻成熟的大環境下,怎樣在老年還能夠活得有「品質」、有「尊嚴」,乃至創造「剩餘價值」,可能大部份還是得靠這些高齡者自己去思考與開創。
每個人在自己人生不同階段,都可以為自己年老時的歲月,從事不同的努力,我以為至少可包括:「老前妥善的準備」、「老時適切的因應」,和「老後周詳的規劃」。「老前妥善的準備」,主要還是以足夠的經濟來源和儘量健康的身體為思考重點;至於多少錢才算足夠,因人而異;但人對財富的聚積,是永遠不會滿足的;所以一定要有錢多時,吃好點、穿好點,錢少時,有吃有穿,過得去就可以的心理準備;否則永遠沒有足夠的時候。而且在經濟上縱使有所謂軍公教或勞保月退俸,最好自己還是有些備援更好,否則照眼前這幾個基金的營運狀況,難保不會你我有生之年,會有「希臘模式」的撙節措施。至於身體健康,除了不要有傷害身體,透支生命的壞習慣外,養成持續運動的習慣應該是不錯的,雖然人的體質70%來自遺傳,後天的調整影響有限,不過能把握30%的後天變化因素,還是有一定的效果。
再說「老時適切的因應」,老了後,要切記讓自己生活上至少具備:「有興趣」、「能欣賞」、「懂知足」三種德行。「有興趣」可以讓自己有事做,而且這個事除了滿足自己,有所寄託外,最好也能對別人有一些價值,寫作、藝術創作、公益活動等,都是不錯的選擇。「能欣賞」是做一個不讓人嫌惡的老人最基本的工法,要懂得欣賞周遭的人或子孫兒女們的生活與工作成果,不要倚老賣老,老想提「當年勇」,不要讓晚輩用忍耐或憐憫的態度,接受你不合時宜的意見;多欣賞,少批評,做一個讓人不一定喜歡但不致於討厭的老人。「懂知足」則是讓自己無怨無尤,心平氣和的最好方法。其實,通常我們如何對待自己的父母,子女就會如何對待我們;身教重於言教。要認知撫育子女是責任和義務,但子女對你的贍養則是你的福報。兩者不是必然的對價關係。要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,不要去想那些自己沒有的;快樂知足的過你能過的日子,不要逞強,好高鶩遠,老想那些自己沒有卻又一直想有的,惹得自己不開心,子女也困擾,那才得不償失。
最後是「老後周詳的規劃」,這包括生前和死後的妥善處理。由於遺傳體質和醫療技術的進步,人的體能衰老和腦力退化,可能同時發生,也可能不是同步來臨。有時身體四肢仍然硬朗靈活,腦部卻由於病變開始失憶失智,甚至到最後完全失去記憶以及對時間、空間、人、事的辨識能力,帶給自己和家人許多生活和照護上的困擾。以失智症為例: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的估計,2010年底全球大約有3,600萬人被診斷為失智症;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推計,2012年台灣失智症人口約157千多人,而且未來幾年,隨著人類平均餘命的延長,急劇上升,會成為人類最嚴重,到目前卻又無法遏止的病變。所以在開始步入老年,但四肢依然體健,腦筋清明時,就事先要對這些可能生前發生的事及身後的事做周詳的規劃。包括罹病時如何善用自己既有的資源因應,預先規劃好自己無法自主時的事,做最壞打算,儘可能不造成別人負擔,預立遺囑確認重要事項,如:不做插管等侵入性延長生命的急救措施、是否捐贈器官、大體等,不要讓晚輩為你生前無意識時或百年身後的事情處理,費神或彼此意見不同,甚或造成衝突或遺憾。當然百密定有一疏,再周詳的規劃,仍會有諸多叨煩別人之處,到時也只能盡人事,天可憐見,留點餘地,讓晚輩盡孝心了。
生亦何歡,死亦何苦,人生一場,如白駒過隙,赤裸裸的來,赤裸裸的去,來時無所選擇,去時卻可以讓自己有一個安心的方式,而且不只去時的背影優雅,臨去前的一段時光,也可以儘可能讓日子平凡、平淡卻雋永而溫馨,讓「老有所終」的理想能夠體現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2012/11/08 王炘盛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